人社部:全年就业目标再增百万
一方面,上调目标是要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城镇就业的需要。2020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500多万人,扣除自然减员腾退的岗位数,还需城镇新增就业1000多万人。同时,还要为去产能职工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留出空间。
二是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多措并举、兜住底线,尽量使分流职工“转岗不下岗”。提高就业扶贫精准度,注重发现和推广“扶贫车间”等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脱贫。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确保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记者:围绕就业目标,今年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另一方面,上调目标是基于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可能。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目标上调,既符合需要又有实践基础,同时也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信心。
一是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今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这里面主要是青年学生,其中高校毕业生795万人,比上年增加30万人,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此外,还有化解过剩产能需要安置的几十万转岗职工,300多万农村新转移劳动力,都需要创造更多城镇就业岗位。
虽然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是我们也有不少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稳增长政策效应将继续发力,经济有望实现6.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一些新业态、新动能正在形成,这些都将拓展就业增长空间,增强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同时,我国已形成了一整套积极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完成今年的就业目标,我们有信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目标不减反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的坚强信心。
在您看来,当前就业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又有哪些有利因素?
问 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目标为何上调
更好满足城镇就业需要,并基于经济发展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可能
尹蔚民:从就业工作本身看,人社部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施策,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创业。
问 促进就业创业,今年如何推进
记者: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95万人,是历年来的最高。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种认为,我国连续4年城镇新增就业数量都超过1300万人,2020年至2020年分别为1310万人、1322万人、1312万人、1314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今年实现1100万人的目标难度应该也不大。
尹蔚民:今年的就业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三是继续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劳动者创业成本,加大返乡创业支持力度,通过创业创新带动更多就业。
其次,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在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提升、供求匹配、职业保障、权益保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并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记者: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比去年多100万人,这也是4年来就业目标的首次上调。通常认为,就业与经济增长呈同向变动。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今年GDP增长目标确定为6.5%左右,为何就业目标反倒调高了?
二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在经济回暖期和转型期,普工难招的压力反弹,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短缺的矛盾加剧,而与此同时,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部分高校毕业生仍然就业困难,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业态、新动能正在形成,将拓展就业增长空间
四是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实施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快推进工学一体、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转岗能力。
问 实现全年就业目标,有信心吗
尹蔚民:我们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努力确保到年底有意愿、有能力的毕业生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记者:对于今年的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抓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引导、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中西部地区去,到中小企业去,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保障机制。同时不断地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创造更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
另一种则对今年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心,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向深入、化解产能过剩可能会释放出大量需要安置的职工,就业风险不小。
使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转岗不下岗”,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
一是制定落实就业创业新政策。通过产业、财税、金融、贸易等一揽子政策协同配合,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扶持新就业形态发展。
五是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提高均等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为劳动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是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多措并举、兜住底线,尽量使分流职工“转岗不下岗”。提高就业扶贫精准度,注重发现和推广“扶贫车间”等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脱贫。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确保每个“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记者:围绕就业目标,今年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另一方面,上调目标是基于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可能。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目标上调,既符合需要又有实践基础,同时也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信心。
一是总量压力依然很大。今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这里面主要是青年学生,其中高校毕业生795万人,比上年增加30万人,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此外,还有化解过剩产能需要安置的几十万转岗职工,300多万农村新转移劳动力,都需要创造更多城镇就业岗位。
虽然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是我们也有不少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稳增长政策效应将继续发力,经济有望实现6.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一些新业态、新动能正在形成,这些都将拓展就业增长空间,增强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同时,我国已形成了一整套积极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促进就业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完成今年的就业目标,我们有信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目标不减反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的坚强信心。
在您看来,当前就业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又有哪些有利因素?
问 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目标为何上调
更好满足城镇就业需要,并基于经济发展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可能
尹蔚民:从就业工作本身看,人社部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施策,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就业创业。
问 促进就业创业,今年如何推进
记者: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795万人,是历年来的最高。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种认为,我国连续4年城镇新增就业数量都超过1300万人,2020年至2020年分别为1310万人、1322万人、1312万人、1314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今年实现1100万人的目标难度应该也不大。
尹蔚民:今年的就业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三是继续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劳动者创业成本,加大返乡创业支持力度,通过创业创新带动更多就业。
习总书记在今年两会参加团组审议讨论时,多次强调要做好惠民生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比去年多100万人。
其次,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在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提升、供求匹配、职业保障、权益保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并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记者: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比去年多100万人,这也是4年来就业目标的首次上调。通常认为,就业与经济增长呈同向变动。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今年GDP增长目标确定为6.5%左右,为何就业目标反倒调高了?
二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在经济回暖期和转型期,普工难招的压力反弹,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短缺的矛盾加剧,而与此同时,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者、部分高校毕业生仍然就业困难,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业态、新动能正在形成,将拓展就业增长空间
四是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实施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快推进工学一体、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和转岗能力。
问 实现全年就业目标,有信心吗
尹蔚民:我们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努力确保到年底有意愿、有能力的毕业生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记者:对于今年的就业形势,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抓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引导、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中西部地区去,到中小企业去,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保障机制。同时不断地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创造更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
另一种则对今年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心,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向深入、化解产能过剩可能会释放出大量需要安置的职工,就业风险不小。
使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转岗不下岗”,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
一是制定落实就业创业新政策。通过产业、财税、金融、贸易等一揽子政策协同配合,推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扶持新就业形态发展。
文章标题:人社部:全年就业目标再增百万
本文地址:http://etbv2.55jiaoyu.com/show-2976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本文地址:http://etbv2.55jiaoyu.com/show-2976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推荐文档
- 11.往年大连中考满分是多少
- 12.为什么说学播音毁一生,原因有哪些
- 13.淘宝店铺的优质好评语大全
- 14.考研可改变第一学历吗、专科考研可以改变第一学历吗
- 15.民学网查出的学历国家承认吗(民学网查出的学历国家承认吗是真的吗)
- 16.往年轻薄商务笔记本电脑推荐-商务轻薄本性价比排行
- 17.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承德护理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
- 18.wreak是什么意思wreak的翻译(wake,area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 19.电子科技大学A+类学科名单有哪些(含A、B、C类学科名单)
- 20.systematic是什么意思systematic的翻译(systematically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 21.leant是什么意思leant的翻译(lean,on什么意思中文意思)
- 22.华南农业大学是几本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 23.包头中考考试科目时间预测安排,包头中考考哪几门考哪些课程
- 24.高考430分能上什么大学,430分高考能报啥学校
- 25.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有什么(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有什么散文集有什么散文诗集有什么)
- 26.浙江有几所大学是985和211,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汇总
- 27.i5,1155G7和R5,5600U哪款好-对比评测
- 28.荷兰什么叫-荷兰弟为什么叫荷兰弟,出演蜘蛛侠原因曝光
- 29.警察警衔工资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解读
- 30.电大专科(电大专科毕业论文)
- 31.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官网
- 32.广州大学专科
- 33.大连陆军学院,原大连陆军学院校址现在什么是什么学校
- 34.亲们,谁给一份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河海大学
- 35.他日若遂凌云志全诗及出处
- 36.铜绿的化学式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 37.「佛山市顺德养正西山学校初中部」往年录取分数线
- 38.公办本科(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有什么区别)
- 39.外交学院是名牌大学吗
- 40.往年湖南高考成绩排名一分一段表
- 41.全国有8所烟草院校是哪些(这4所大学门槛低)
- 4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基本概念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 43.难以启齿,这8部影片可以一看(性教育适合看的影片)
- 44.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爆发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 45.往年东莞市高中排名前十最新
- 46.大朗网络教育(大朗教育)
- 47.往年甘肃省高中排名最好的高中
- 48.逻辑思维训练有哪些方法优秀训练方法推荐
- 49.浙江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 50.人类的动物老师有哪些这属于什么学科
- 51.往年山西高考状元榜_山西历届高考理科状元和文科状元
- 52.往年北京舞蹈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及专业
- 53.航空最好的5个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 54.太原科技大学怎么样及评价好不好太原科技大学口碑如何
- 55.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出自哪
- 56.舍本逐末发生在什么时期含义是什么
- 57.女孩子首选十大专业什么专业适合女生
- 58.国防生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什么
- 59.河南省三本学院有哪些2018最新三本院校名单
- 60.往年龙岩高中学校排名榜单龙岩十大优秀高中
- 51.四川乐山公办中专学校排名
- 52.绵阳市游仙职业教育中心招生计划
- 53.什么人适合学平面设计专业?
- 54.教育学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分析
- 55.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 56.沈阳医学影像技术学校招生_医学影像技术课程|分数|简章|就业_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 57.绵阳初中毕业上中专学校好吗
- 58.武汉中考分配生各区招生名额统计表(省级示范高中)
- 59.顺势而为,才能让自己大有可为
- 60.-政治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教育部】
- 61.【求职干货】面试不好意思问薪资,怎么破?
- 62.你给青春留下什么?不只是迷茫和游戏
- 63.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_办学思路
- 64.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基本简介
- 65.回顾被捕的八大黑客
- 66.李克强: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 67.拒做“墙头草”,IT职业是吃青春饭吗?伪命题!
- 68.新生故事:原来认真的小胖如此可爱!
- 69.篮球比赛“汗”畅淋漓“型”动由我
- 70.中国财经时报网:名企高管面对面对最难就业季说bye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