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剧场戏曲创演的三重路径
2021年中国小剧场歌剧演出期间,当我踏进演出的主剧场长江剧场时,不禁想起了2018年,也是同一个季节。上海有关方面宣布,将把人民广场周边的演艺区域命名为“演艺天地”,并启动了“三年行动计划纲要”。三年来,“演艺界”已经成为一个兼具共性与个性的大型舞台娱乐圈,规模与特色相互匹配。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下,作为一个处于圈子核心位置的有特色、有潜力的文化品牌,能为观众呈现出什么样的作品,能为戏曲贡献出什么样的审美,能为上海展示出什么样的文化景观,让人充满期待。
在这场演出的15个剧目中,笔者只看了3个——京剧《小吏之死》、梨园戏《陈三五娘》和汉剧《别了卓文君》。遗憾,也有收获,因为这三部剧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题材来源、创作思路和舞台呈现,并指向了当代小剧场戏剧创作和演出最重要的三重路径。
一个
京剧《小吏之死》改编自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主角从俄国的小公务员变成了明朝的县衙小官吏。人物懦弱的性格、卑微的心理、悲剧的命运一脉相承,主要情节、戏剧矛盾、主题主旨都是如此。所以,重点是如何表达这种丑陋的京剧独角戏。只见狭窄的舞台上,演员们勾着脸,挂着胡子,在观众面前打扮。时间到了,演出直接开始。在表演过程中,不化妆,不戴面具,甚至不铺垫,演员们在主角和多个次要角色之间“跳来跳去”,根据省长、县长、老婆等不同角色,,安排不同行当的声音和身影,在小丑和老学生、小众学生、缤纷舞者之间“来回跳”。甚至在扮演妻子时,演员还唱了一段评弹,让观众会心一笑。整部剧虽然只有半个小时,但凭借深厚的剧本文学和娴熟的表演技巧,展现了犀利的戏剧张力和精湛的艺术魅力,更难得的是,它发挥了小说中讽刺、批判、悲悯的主题。
改编中外经典文学是戏剧创作的一个传统,名剧很多。由于经典的深刻文学性,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台词设计等方面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自由的时间空。小剧场歌剧也不例外。在这场演出中,与《小吏之死》相似的是浦剧《俄狄浦斯王》和黄梅戏《蓝袍先生》。回到以前,这种小剧场有大量的戏曲作品,质量高,市场好。如上海昆剧团取材于鲁迅的小说《伤逝》,改编自尤内斯库戏剧的《椅子》,还有秦腔的《浮士德》,滇剧的《麦克白夫人》,越剧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改编后的作品与原著主题一致,在艺术表现上有许多新颖之处。当代小剧场歌剧的宗旨和追求是“思想的先锋”和“艺术的实验”。改编中外经典,唱歌、读书、跳舞都要原创,也就是说“艺术的实验性”是有保证的,是两个目的和追求之一。如果能挖掘一点点“思想先锋”就更理想了。
早在2007年,《小官之死》就在天蟾舞台剧场首演。从创作思维和表现手法来看,这里明显受到了新编京剧《李洱》的影响,但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创造力和艺术魅力。同样,大剧院是他们最早出现的舞台,实验艺术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可以看出,从欲望的产生到实践的验证再到最终的命名,小剧场歌剧走过了一条从模糊到清晰的道路。《小官之死》一出,就被评为“京剧小戏”,参加过全国小戏征文大赛,京剧《丑角表演》等。在2019年第六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重现时,被严肃命名为“小剧场京剧”;这次作为2021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的开场“小”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演出”顺利。沿途有很多小剧场戏曲,比如昆曲《伤逝》和川剧《卓文君》。由此也可以看出,戏曲原著是最接近“小剧场戏剧”的创作表现载体。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发现近十几年来小剧场歌剧创作和演出从萌芽、兴起到流行的轨迹。
二
梨园戏《陈三五娘》在新装修的宛平剧院上演。上海观众对这部剧并不陌生,因为从第一届到现在,福建梨园戏一直是常客,皇家碑亭、朱文、刘知远、朱买臣、吕蒙正等纷纷登陆上海,总是座无虚席,票房飘红。笔者发现,除了原版的《御碑亭》,后来的剧从剧本到表演都是复古的。作为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的一项举措,2016年,福建有关部门开展了“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复原了多部“活化石”级别的古代戏曲。作为成就之一的《陈三五娘》,剧本、表演、服装、伴奏都极其原始,尤其是“师母十八步”这一古老的节目,令人叹为观止,与当代文化语境有着强烈的隔绝感。这种孤立感演变成了专家们对“什么是小剧场歌剧”的讨论——要知道,几百年前,这些歌剧往往是在私人住宅的小厅、深院的后院等“小剧场”里演出的。那么,将“古典小剧场歌剧”从“当代小剧场歌剧”中分离出来是否有必要和可能?
概念的界定是争论的前提。但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开始的时候,很难严格的框定概念,以后可能更合适。小剧场戏剧起源于21世纪初,受到小剧场戏剧的影响。后者从欧美进入中国后,在80年代中后期掀起热潮,间接催生了小剧场歌剧。西方小剧场戏剧的命题是以反叛的思想摆脱人类精神的困境,实现个体独立,以艺术的活力挣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完成文化创新。简而言之,欢迎“先锋”和“实验”。据此,有专家认为,小剧场戏曲也应该走这条路,不接受传统折子、农村戏,而应该以“离经叛道”为主,表达新的时代社会思潮,塑造戏曲新的审美属性;有专家认为,小剧场戏曲也是戏曲,要依托传统,借鉴传统,表现传统,始终保持向传统致敬的姿态和态度。一开始我更喜欢前者,但经过多年的观察,我更喜欢后者。同时,我对两者都进行反思和调整。
事实上,传统戏曲的呈现与当代戏曲的建构并不是不相容的两极,而是相互干预的交集,构成了当代戏曲共同体。其中,传统戏剧、折子戏、新剧历史剧、现代戏都属于“大剧场”体系;如前所述,原创小戏如果符合其中一个开创者和实验者,可以命名为小剧场歌剧。同理,老折子戏的拉伸和延伸,比如这次演出的昆曲《白衫》,虽然题材传统,但有艺术发展,也应该属于小剧场戏曲;只有“古戏新演”有争议。笔者之所以主张将其纳入小剧场戏剧范畴,是因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小剧场是展示和保护“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珍贵平台,不能主动丢失;第二,“古戏新演”是因为自身的特点。记得2007年,《长生殿》完整版在上海首演时,评论家刘厚生曾撰文指出,将300年前的书面文字放在没有影像资料和表演描述的当代舞台上,必然要经历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艺术过程”(昆曲完整版创作评论集)。这个评论同样适用于古代的梨园戏。对于当代观众来说,这些戏看似古老,但如果我们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它们与古代的表演有所不同。《修旧如旧》中隐藏的这些表演和创作,不就是一种独特的戏曲艺术传承实验吗?
而且,既然戏曲是中国特有的,小剧场戏曲也是中国特有的。鉴于戏曲历史悠久,技艺丰富,有过鼎盛时期,创新难度大,特别是戏曲演员的知识结构、技艺储备、创作思维、审美追求都不同于戏曲演员。我们应该尊重它的历史,分析它的现实,拓宽它的未来,为戏曲演员的探索和创作,为小剧场戏曲的定义和定位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空间。总之,在小剧场歌剧的初级阶段,不宜苛刻地去框定,更不能完全照搬西式的思路。作者欢迎“先锋”和“实验”,但也主张在当代小剧场歌剧的范畴中为“古典小剧场歌剧”留有一席之地——这是具有悠久传统和广泛储备的歌剧艺术的权利。
三
评论家纪曾这样描述小剧场戏曲:“小剧场戏曲是西方和中国小剧场戏剧与中国传统戏曲嫁接的产物,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怡和集)这个说法很对。但根据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所指的只是某一类型的小剧场话剧,比如这次正在上演的汉剧《再见卓文君》。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已经被许多歌剧演绎过。在《告别卓文君》中,原著人物的情节只占五分之一。三个来自古今群里的人物,在“穿越”的手法下,实现了同台自由对接对话。他们甚至在表演中途唱流行歌曲,跳踢踏舞,踩平衡车。是一部内容现代、风格荒诞的爆笑闹剧,传达了当代人对爱情与金钱、婚姻与事业关系的看法。
自2000年第一部小剧场京剧《马前洒水》登台以来,“旧瓶装新酒”一直是小剧场戏曲创作和演出的“主要道路”。顺带一提,这也是中国文人“把古人的酒杯倒进心里”的精神传统在小剧场戏曲创作和表演中的体现。其旗帜或口号大致是“为传统发展新概念”、“为古典注入现代”。粤剧《金瓶梅》、豫剧《华南经典》、黄梅戏《美人》、淮剧《秀才试妻》、川剧《桂英与王魁》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作品往往具有很大的古为今用的勇气和尺度,表现出思想先驱和艺术实验的结合,是各类中最接近的。应该看到,当代观念的注入和传统艺术的改造充满了信心和精神,这不仅为当代戏曲提供了强大的建设性,也给传统戏曲带来了猛烈的颠覆。如果不小心,很容易看到因不当批评而导致的异化或庸俗化,为颠覆而神秘,为深刻而戏谑。笔者认为,这类剧目的创作和演出,应以尊重中国人的审美精神为前提,遵循戏曲创作和演出的规律,不超过大多数人审美承受的上限。没有深刻的思想和优秀的创意,恐怕只会留在“小剧场”的名义下,失去“戏曲”的现实性,成为短视和还珠格格的伪行为。
纵观当代小剧场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三重路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汇,在整体性和创新性中展现出充沛的生命力、迷人的魅力和强大的潜力。目前形势喜人,未来大有可为。但是,只有以上三重路径还是不够的。套用《礼记》“天下有三事”为“天下有三事”,笔者认为在编、导、演上打造全方位的原创剧更为重要,也更为长远。在这次演出中,这类剧目包括云南歌剧《粉事》、京剧《烟雨蒙蒙》等。但恰恰是这类剧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对较弱,过去的优秀作品屈指可数。昆曲《319回望故宫》虽然取材于明传奇,但老戏痕迹少,原著浓度极高。还有高甲戏《阿达嫂子》和黄梅戏《甜蜜如初》。笔者认为这种纯原创剧最能有助于小剧场戏剧的概念界定和文化定位。因为它的代表作不多,所以更要普及;正因为难度大,所以更要知难而进。
四
在不断的探索和争鸣中,小剧场歌剧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虽然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陌生到熟悉,从稀疏到繁荣,展现了小剧场戏曲日出般的现在和灿烂的未来,更关系到整个戏曲艺术的繁荣,影响着整个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小剧场戏曲极有希望成为中国传统戏曲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转化的主赛道,成为展示民族文化认同和认同、体现城市文化包容性和国际性的大平台。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创意演员的数量在增加。小剧场戏剧首先出现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很多院团出了很多名作,在“源”和“走出去”方面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久而久之,各地各种戏曲纷纷效仿。由于小剧场门槛低、成本低、完成度高,制作方也从国有高校延伸到民办高校和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促进了创作演出的多元化。
二是百花齐放的格局凸显。以往很多大型院校偏重于重创作表现,实力资源有限,往往无法兼顾主题、题材、体裁、风格。小剧场戏曲的出现,以新意、投入少、周期短、门类多弥补了这一短板,保证了传统戏剧、现代戏剧和新编历史剧的“三同时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培养梯队式的戏曲人才,发展多元化的戏曲事业,也有利于细分观众群体的培育和分层演出市场的建立。
第三,演出平台持续发展。两个国家级小剧场戏曲演出平台——上海中国小剧场戏曲演出和北京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经过多年的运营,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强的影响力。在上海筹备这场演出之际,杭州“好声音2021小剧场戏曲季”呈现出不一样的高峰。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歌剧季”以网络展示和网络投票为特色,新颖且有争议,但在抗疫大环境下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凸显。笔者认为增加平台是好的,但要尽快建立专长、特色、风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激发本土和国外的戏曲力量,构建创意演出、市场、评论、理论,在事业发展和产业营销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
四是推进文化生态建设。小剧场戏曲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新型戏曲表演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代戏曲观众,对城市文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小剧场歌剧进入公共演出市场已经成为现实。至于进入主流文化范畴,恐怕也是时间问题,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纠错】本文地址:http://etbv2.55jiaoyu.com/show-27128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推荐文档
- 11.own是什么意思_owe是什么意思
- 12.往年辽宁统招专升本官网(辽宁专升本院校)
- 13.长治文化艺术学校(长治文化艺术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 14.吉林市中学排名前十,吉林市最好的中学名单及排名
- 15.经典的报山名绕口令
- 16.ae是什么职位;ae是什么职位的缩写
- 17.2022河北省含专科的公办本科大学-河北本科专科都有的大学排名
- 18.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 19.阳光语录暖人心一句话,成熟励志的经典语录
- 20.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常见的食品干燥剂有哪些化学式)
- 21.山西传统名吃有哪些(山西传统名吃有哪些山西特产有那些)
- 22.深圳成人高考现场确认点在哪里
- 23.千万别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为什么都不建议上重庆外语外事学...(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是民办还是公办)
- 24.中戏(中戏研究生招生简章2023)
- 25.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什么颜色歌曲
- 26.调顺是什么意思调顺的解释是什么(すべてに顺调でありますように)
- 27.郑州铁路职业技术(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2录取线)
- 28.沈阳高中排名最新排名前十一览表,沈阳高中排行榜
- 29.元宵节彩灯有哪些(元宵节彩灯有哪些猜灯谜)
- 30.医学定向生的好处与坏处:定向生服务期满后去向可以自由选择吗?
- 31.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_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文案
- 32.吝啬什么意思;吝啬什么意思解释
- 33.壬寅怎么读拼音,壬寅怎么读
- 34.火花塞十大品牌排行榜
- 35.龙赛中学(龙赛中学录取分数线预测2023)
- 36.武汉铁路职业学院(武汉铁路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 37.形容笑容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 38.三权分立是哪三权(秦国时期的三权分立是哪三权)
- 39.北京烤鸭简笔画_地方美食简笔画【简笔画作品】
- 40.单招报名时间预测(单招报名时间预测过了还能报名吗)
- 41.全国大专学校排行榜(往年中国最好专科排名重磅出炉)
- 42.侯姓迁徙,侯姓分布在哪里
- 43.天津工业大学是211吗还是985?天津工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 44.带横撇的字有哪些(带横撇的字有哪些字一年级上册)
- 45.泰山学院怎么样(泰山学院怎么样,就业前景排名)
- 46.优什么劣什么(优什么劣什么又什么淘汰什么)
- 47.孩子快八岁了,还要跟大人睡,正常吗?
- 48.往年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提前招生专业有哪些
- 49.大学专业有哪些?附大学所有专业一览表2022最新
- 50.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就业前景***的十大热门专业)
- 51.讲座的英语单词
- 52.多少岁可以领养老金_深圳多少岁可以领养老金
- 53.瓠怎么读,肥白如瓠怎么读
- 54.2022年高考浙江卷英语参考答案及英语真题汇总(持续更新)
- 55.16岁考不上高中的出路(16岁考不上高中)
- 56.上海二本大学排名—上海大专学校排名
- 57.关于绿萝的花语和寓意
- 58.南京市大学排名(南京市大学排名一览表985、211)
- 59.厦门高考时间预测具体时间预测科目安排,总共几科分值多少
- 60.关于感冒的朋友圈文案幽默,感冒生病发的朋友圈文案
- 51.四川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报名一年多少学费
- 52.国考公务员年龄有限制吗
- 53.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 54.四川技术学校有哪些
- 55.读徐俊《翠微却顾集》:以“中华”之名,为文化守护
- 56.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常见问题
- 57.凉山民族师范学校招生简章
- 58.个人简历封面怎么设计
- 59.西昌第一职业技术中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往年招生
- 60.人艺新排《原野》 新人挑大梁
- 61.成都2022年女生学汽修学校
- 62.安岳实验中学(职教部)往年春招招生计划
- 63.学习空乘专业需要分数线预测吗?
- 64.往年成都棠湖科学技术学校高铁服务与管理专业简介
- 65.成都华夏旅游商务学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好不好?学费多少钱
- 66.四川省卫生学校武侯教学部有哪些专业
- 67.成都2022年中专汽修学校专业有哪些
- 68.成都3+2有哪些好的学校
- 69.德阳应用技术职业学校2023年怎么样、好不好
- 70.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往年分数线预测多少

